俄羅斯對中國和印度的石油貿易停滯因制裁推高了運輸成本

  • 美國之音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俄羅斯對中國和印度的石油貿易停滯 因制裁推高了運輸成本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俄羅斯對中國和印度的石油貿易停滯因制裁推高了運輸成本

路透社週二(1月28日)報道,根據交易商和航運數據,俄羅斯與其亞洲主要買家中國和印度之間3月份的石油貿易幾近停擺,因為不受制裁影響的船隻租用費用飆升。

華盛頓於1月10日針對俄羅斯的石油供應鏈實施了新一輪制裁,一些中國和印度買家及港口避開了受制裁的油輪,導致油輪運費飆升。

路透社引述三名熟悉市場的交易商表示,以交貨價(DES)計算,從俄羅斯太平洋岸科茲米諾港出口到中國的3月ESPO混合原油,每桶報價已比ICE布倫特原油價格高出3至5美元。此前,該航線阿芙拉型油輪的運費已上漲了數百萬美元。

在1月制裁之前,由於強勁的冬季需求和競爭對手價格走強,運往中國的ESPO混合原油現貨溢價升至接近每桶2美元,已是2022年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印度,巴拉特石油公司(BPCL)的財務負責人上週告訴路透社,該公司尚未收到任何新的3月份交貨報價,並預計3月份的可用貨運量將比1月和12月減少。印度通常會在每月中旬收到俄羅斯原油的報價。

2024年,俄羅斯原油佔印度進口總量的36%,佔中國進口總量的近五分之一。

根據市場數據公司Kpler的數據,美國最新制裁針對的油輪,運載了俄羅斯約42%的海運石油出口,主要是對中國的出口。中國山東港集團先前已表示,禁止受美國制裁的船隻停靠青島、日照和煙台港。

美國財政部1月10日宣布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石油公司(Gazprom Neft)和蘇爾古特石油天然氣公司(Surgutneftegas)及這兩家企業數十家子公司和為這兩家企業運油的183艘運油船實施制裁,以打擊逃避美國制裁的地下原油交易和俄羅斯用於入侵烏克蘭戰爭的資金收入。

卸油延遲

在中國,儘管符合寬限要求,受到新一輪制裁的油輪仍面臨卸油延遲。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的數據,其中三艘油輪在1月15日至17日期間卸下了俄羅斯ESPO和Sokol原油, “奧利亞”(Olia)號在運輸ESPO原油近三週後,星期日(1月26日)在山東煙台港卸貨。

LSEG資料顯示,慧海太平洋號”(Huihai Pacific)在1月5日裝載完ESPO原油後,仍在天津等待卸貨;維克多蒂托夫號”(Viktor Titov)於1月6日裝載Sokol原油後駛往青島。

在印度,自1月10日以來,印度已有九艘受到製裁措施影響的油輪卸油,還有幾艘載著烏拉爾原油的油輪仍在途中。

Kpler高級分析師徐牧宇預計,中國對俄羅斯遠東原油的進口在上週跌至每日71.7萬桶的六個月低點後,未來幾週將保持低位。

譫詢機構FGE表示,印度面臨俄羅斯原油供應中斷局面,影響每日約45萬桶。不過,與前六個月相比,印度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俄油進口量一直在下降。路透社報道,印度煉油商已向中東、非洲和美國尋求3月和4月的替代供應。

(此文依據了路透社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