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星期三(4月10日)在白宮會見了到訪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並舉行了雙邊會談。會後兩人宣佈美日將在國防、太空、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觀察家在前身為推特的社群媒體平台X上表示,華盛頓與東京的強化合作雖然看起來只是雙邊關係的進一步發展,但中國在印太地區的侵略性在當中扮演了反向推動的角色。
至少兩名在社群媒體平台X上的中文異見博主稱最近收到了平台上其他用戶發出的釣魚鏈接。 他們表示這些鏈接的目的疑似在於挖取用戶的IP位址等其他個人資訊。
美國財政部長珍妮·耶倫(Janet Yellen)本星期開始了她對中國為期六天的訪問。中國官方媒體對她的此次訪問做出了相對正面的報導,並強調美中合作的重要性。但北京的態度並沒有受到民族主義網民們的認可。他們批評耶倫訪華誠意不足,也認定了美國的目標在於遏制中國的發展。
來自外國的年輕人湧向中國的社群媒體軟體小紅書,尋求穿著和打扮的建議。他們表示在該平台上收到了友善和有益的回饋。過去十年來,小紅書成為了中國國內最受歡迎的時尚社媒。但分析師認為,這款應用程式在走向國際市場的道路上仍然面臨著不少挑戰。
有關美國巴爾的摩市一座大橋坍塌的假訊息在中國的各個社群媒體平台上廣泛流傳,中國網友也對這起事件作出了幸災樂禍的評論,批評美國的民主制度。
美國科技公司蘋果行政總裁庫克(Tim Cook)在過去幾天的中國行中大加讚揚了中國的開放和繁榮。中國傳媒也報導蘋果計劃與中國企業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合作。但庫克的言論受到了觀察人士的批評,有些人也質疑他的這些話有多少出於真心。
流媒體平台網飛(Netflix)星期四(3月21日)播出了其改編自中國小說系列《三體》的劇集,將這個在國際上獲得高度讚揚的中國本土科幻故事進一步推向全球觀眾。但該劇在播出前就已經遭到了中國網絡民族主義者的口誅筆伐,他們指控網飛刻意利用小說中的“文革”內容貶低中國。
美國國會眾議院3月13日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法案,要求中國科技公司字節跳動從其“抖音海外版”TikTok中撤資。次日,中國外交部發表報告,指控美國自我標榜“言論自由”,但對其他國家卻搞雙重標準。
美國國會眾議院新推出的一份針對社群媒體平台TikTok的法案引發了各界的討論。這份法案以國家安全的理由要求中國公司位元組跳動剝離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子公司TikTok,否則將面臨美國的封鎖。
奧爾加·洛伊克(Olga Loiek)是一位來自烏克蘭的女生。今年20歲的她就讀於美國賓州大學的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幾個月前,她在YouTube上開設了自己的頻道,主打心理健康和生活風格類的內容,目前已經累積了一萬多的訂閱人數。
被大量洩漏的中國上海安洵公司(I-Soon)的文件揭露了中國私人企業如何為北京提供監控和網路滲透的工具。這些文件顯示,外國政府、機構、各社群媒體軟體、電腦操作平台都是中國當局試圖影響和攻擊的目標。專家對此表示,文件內容證實了外界先前對中國網路行動的猜測。
在俄羅斯宣佈其被囚禁的反對派領袖阿列克謝·納瓦尼(Alexei Navalny)死亡後,美國等西方多國強烈譴責了莫斯科。但在中國的社群媒體上,不少時評人和網民們卻為俄羅斯打抱不平,甚至有人毫無根據地稱美國才是納爾瓦尼死亡的幕後黑手。
一份由智利一個研究機構星期二(2月13日)發佈的報告指出,中國官方媒體最大的三個西班牙語YouTube頻道在過去幾年裡製作併發佈了高數量的視頻,這些視頻多帶有宣傳北京立場的性質,其中不少幫助傳播了虛假訊息。然而研究發現,這些視頻的瀏覽數字大多極低,沒能在西班牙語公眾中產生影響力。
一份新公佈的加拿大情報機構的報告稱,中國是該國境內最大的外國影響力行動的實施者,其目標包括加拿大各個層級的政府和社會的方方面面。
前中國媒體人王志安近日因為在台灣的一個脫口秀上指責台灣民進黨用殘疾人煽情,並模仿一名殘疾候選人,在當地引起巨大爭議。隨後,台灣移民署以王志安用觀光簽證出席商業節目違法為由,禁止他在未來5年內入境台灣。王志安回應民進黨當局濫用職權,並將其與中國共產黨政府做類比。
台灣2024年大選順利落幕,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贏下總統之座。大選的結果很快就在前身為推特的社群媒體平台X上獲得了多國政界人物的祝賀,而北京將如何面對新一屆台灣政府也成了專家們討論的重點。
台灣2024年總統大選臨近,各種有關台灣大選的虛假信息以及諷刺台灣選舉和民主制度的情緒正在簡體中文互聯網上傳播著。在有著不少中文用戶的各大海外社媒平台上,許多中文用戶收到了似乎是機器人帳號發來的一本攻擊台灣即將卸任的總統蔡英文的電子書;而在中國「防火牆」內的微在博等平台上,民族主義部落客和網民們不斷地笑著諷刺台灣的選舉以及北京不喜歡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同時,支持台灣大選的聲音遭到刪除。專家認為,這些現象的背後都離不開北京的輿論操控。
美國大使館週五(1月5日)發表了一份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的聲明,聲明中對中國等國的宗教壓迫狀況表達了擔憂。 這份聲明發表不久,便在中國社群媒體平台微博上遭到了標記,標記內容稱布林肯的聲明不符合事實,並列出了美國的宗教仇恨犯罪數據。
中國海南省一家地方官媒的主播星期二(1月2日)因在日本地震後發表針對日本的冒犯性言論而遭到自己所任職的電視台停職。他的遭遇很快就受到了網路民族主義者的同情,他們指責海南電視台不愛國。在日本星期一(1月1日)發生7.6級地震後,中國的一些民族主義者發表了幸災樂禍的言論,不過,他們的反應尚未得到官方的回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