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於5月底發射軍事偵察衛星失敗墜海,南韓軍方星期三(7月5日)公佈的衛星殘骸分析結果顯示,衛星設計粗糙,不具備任何軍事用途可言。
美國和中國近來恢復高層官員互訪,台灣外交部次長李淳週二(7月4日)對媒體表示,美中恢復溝通是非常正面的發展,主要是為了避免誤解而造成衝突,台灣以及相關利益者都樂見美中建立定期對話平台。
美國國會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邁克·羅傑斯(Mike Rogers)率領的一組跨黨派代表團週一(7月3日)發布聲明表示,在一連串訪問夏威夷、關島、菲律賓、台灣和日本的行程中,代表團會見了各地高級官員,討論印太地區的安全問題。此趟訪問的重點是暸解到必須採取哪些措施來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阻止中國共產黨的侵略。
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週一(7月3日)聯合發佈公告,自8月1日起針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鎵和鍺這兩項稀有金屬都是製造半導體產品的關鍵材料,中國祭出出口管制,被視為報復美國與歐洲的芯片及製造設備的出口限制。
中國國防部周日(7月2日)宣布,中泰“鷹擊-2023”空軍聯合訓練將於7月在泰國空軍烏隆基地舉行。在中國不斷強化和泰國軍事交流與戰略合作之際,美國前軍方官員對中國在東南亞日益增強的影響力表達擔憂。
路透社報導,中國海軍“南寧艦”及護航編隊罕見造訪西非國家尼日利亞,頗有在幾內亞灣擴張其影響力的意味;另一方面,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即將啟航前往5個太平洋島國,開展人道主義醫療服務,強調其負責任大國形象。
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接受路透社電話專訪表示,瓦格納集團的叛亂導致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對於中國企圖在古巴設立間諜基地,特朗普發下豪語說要對中國商品祭出100%的關稅反制,逼迫他們迅速撤掉間諜基地。
五角大樓週四(6月29日)表示,在大西洋上空被美國戰鬥機擊落的中國間諜氣球,在飛越美國時並沒有收集到情報。今年2月中國這個間諜氣球飛越美國上空,引發中國對美情搜的質疑,更促成美中關係進一步交惡。
美國國務院週四(6月29日)批准新一波對台軍售,包括“30毫米機砲彈藥”及“車兵材零附件二號訂單”,總值4.4億美元。台灣政府感謝美國政府持續依據《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落實對台灣的安全承諾。另一方面,中國周五則密集派遣軍機逾越台灣海峽中線,針對軍售意味十足。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美中之間航班大幅縮減。即便中國已經開放國境,兩國間的航班迄今仍未見明顯回升。美國負責東亞事務的最高外交官康達(Daniel Kritenbrink)週三(6月28日)在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活動中表示,為了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美國和中國同意考慮分階段增加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商業航班數量。
大量來自中國的免稅包裹湧入美國並受到國會共和黨議員們的注意。聯邦眾議院中國問題特設委員會主席邁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監督與問責委員會主席詹姆斯‧科默(James Comer)致函美國郵政,要求提供中國網絡電商郵寄商品到美國的數據。根據美國貿易法的一項豁免規定,價值在800美元以下的包裹不需繳納關稅。
捷克政府週三(6月29日)批准新版“安全戰略”( Security Strategy)。該文件稱俄羅斯為直接威脅,中國則為體制性競爭對手。這是自2015年來,捷克安全戰略首次直接提及俄羅斯或中國的國名。
美國政府與日本政府於6月26、27日在美國密蘇里州懷特曼空軍基地舉行了“延伸威懾對話”(Extended Deterrence Dialogue, EDD)。雙方分享了對地區安全環境的評估,並檢視了有助於地區威懾的常規和美國核能力。
距離台灣2024年總統大選剩下約半年的時間,不過十年前告吹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簡稱服貿)卻成為近來選舉攻防焦點。在野黨主張重啟服貿,執政黨則堅決反對。中國國台辦週三(6月28日)表示,服貿是互利互惠的好協議,並批評民進黨蓄意阻撓服貿生效,損害台胞台企發展利益。
台灣國防部週二(6月27日)深夜表示,2艘俄羅斯護衛艦由南向北航經台灣東部海域。俄羅斯《國際傳真社》(Interfax news agency)週二報導稱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一支艦艇分遣隊已進入菲律賓海南部執行遠程海上通道任務
中共軍機日前逾越台灣海峽中線,並抵近台灣的24海里線。台灣國防部週二(6月27日)表示,共軍任何飛、海航實體,如經警告無效、強行進入台灣領空、領海,國軍將依令行使自衛反擊。
為擺脫供應鏈過度依賴中國的困境,歐美近幾個月來主張“去風險”(de-risking),並少提“脫鉤”(de-coupling)。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週二(6月27日)強調,西方“炒作”的“降依賴、去風險”是“偽命題”,稱中國堅決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
日本《朝日新聞》引述多名日本和南韓政府官員的話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南韓總統尹錫悅正規劃於8月底在華盛頓正式舉辦峰會,聚焦討論東亞局勢,包括北韓的核與導彈發展計劃以及中國的霸權行為。
中國計劃在古巴建立間諜和軍事基地引起美國高度關注,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週日(6月25日)表示,美國已經明確向北京和哈瓦那表達對此事的關切,並且在阻止中國在海外建立軍事基地的努力中取得了一些成功。
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在接受《澳大利亞人報》(The Australian)專訪時呼籲澳大利亞政府與台灣互相派駐武官;台灣外交部進一步透露,澳大利亞駐台辦事處已經於去年增設戰略事務處長(Director of Strategic Affairs)一職,並與台灣國防部等單位密切交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