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三(11月15日)結束舊金山峰會後,未發表聯合聲明,兩國政府僅透過各自發布的書面聲明,表述立場,雙方聲明的 差異可歸納在四大面向。
中國每年的“雙十一”光棍節號稱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購物節。不過,隨著經濟下行,中國消費者今年的整體買氣相對冷淡。但在官媒吹捧和直播主低價帶貨下,國貨逆勢熱銷,凸顯當地消費行為的改變。市場觀察人士表示,中國電商巨頭連續兩年未披露“雙十一”成交量,再次釋出內需疲軟的信號。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Hamas)一名前領導人聲稱中國從「阿克薩洪水行動」(Operation Al-Aqsa Flood)中獲得啟發,考慮對台灣實施類似襲擊。不過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大規模渡海作戰不同於陸地襲擊,解放軍不太可能在台海重演類似的行動;中國更傾向於研究哈馬斯的成功之道,用以防範其所謂的“分離主義分子”仿效。
中國前總理李克強因突發心臟病於27日凌晨逝世。作為總理,李克強的第一任務應是經濟發展,不過隨著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擴權,李克強標誌的改革開放路線也只能一再敗退。
以哈衝突爆發以來,中國一再強調「兩國方案」才是解決爭議的根本出路,但隨著雙方衝突越來越激化,分析人士表示,兩國方案早就不可行,北京只是藉著喊口號圖謀政治上的製高點,也根本未針對兩國方案提出具體內涵,更無在中東調停衝突的政經實力。
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勞拉·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半年內三度訪問台灣,反映出美國對台灣明年1月舉行的總統大選高度重視,由於在野的國民黨和民眾黨甫就整合力量展開會談,更顯得羅森伯格此行時機微妙。分析家對此表示,雖然兩黨談判又陷入僵局,但還沒完全破局;美方要即時掌握選情,更持續關注所有候選人的兩岸政策。
中國商務部週一(10月9日)公告,對台灣進行的貿易壁壘調查因情況複雜,將展延3個月,直至明年1月12號截止,也就是台灣總統大選投票日的前夕。觀察人士表示,北京藉此調查干預台灣選情的企圖明顯,但實際反制手段恐等到選後、台灣未來四年的領導班子確定後,才會出招。
日本國會友台團體“日華議員懇談會(簡稱日華懇)”會長古屋圭司(Furuya Keiji)率史上規模最大的祝賀團,到台灣參加雙十國慶,並與三位台灣總統候選人會面。古屋圭司10日強調,台灣下一任總統必須守護台灣國民跟台海穩定。對此,分析人士說,自民黨打算強化對中國的反擊,因此,積極與台灣建立安全等方面的鏈結。
致力於維護全球中文作家言論和寫作自由的“獨立中文筆會”,週四(10月5日)在台北分別授予華裔美籍作家嚴歌苓“第20屆自由寫作獎”,以及人在獄中的人權衛士陳雲飛「第13屆劉曉波寫作勇氣獎」。嚴歌苓透過預錄影片表示,會將這個獎項作為鼓勵,寫出更代表獨立精神、自由精神的作品。
為期三天的年度美台國防工業會議10月3日落幕,赴美出席的台灣國防部代表團向美方重申加速軍售交付的要求及協助台灣提升部分武器的自給率。分析家表示,台灣首艘下水的自製潛艦開啟了美台軍事合作的新模式。隨著中國對台武嚇升級,今年的會議可望帶動更多美國軍火商與台灣展開合作。
中國和菲律賓近期圍繞斯卡伯勒淺灘(中國稱黃岩島,菲律賓稱馬辛洛克淺灘)的爭議陷入各說各話的羅生門。在菲律賓聲稱透過「特別行動」拆除中方設置的障礙之後,中國海警局週四(9月28日)表示,攔阻設施是由中方主動回收,菲方完全是捏造事實、自導自演。
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週三(9月27日)展開第二次辯論,民調結果居於第二的佛羅裡達州長羅恩·德桑蒂斯(Ron DeSantis)表示,中國是美國的頭號對手,並援引前總統雷根(Ronald Regan)的話稱將以「硬實力」方針應對中國。此外,中國社交軟體TikTok也在這次的辯論會上成為箭靶。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週三(9月27日)敦促本國漁民繼續在有爭議的斯卡伯勒淺灘(中國稱為黃岩島)和南中國海的其他地點捕魚。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發言人傑伊·塔里拉準將(Jay Tarriela)表示,儘管菲國船艦無法常駐,但仍會加強巡邏,致力於保護其專屬經濟區(EEZ)內漁民的權利。
美國聯邦政府陷入停擺危機,即便美軍官兵仍須值班,但勢必會對美國全球戰略佈局造成衝擊。 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凱瑟琳·希克斯(Kathleen Hicks)示警說,中國軍隊不會面臨停擺,俄羅斯更不會停下征服烏克蘭的腳步,美國國會必須採取措施避免政府關門;就戰略層面而言, 美國政府若停擺,不僅有利於美國的競爭對手,甚至會讓他們察覺美國的脆弱一面。
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號近日可能出海進行首次海試,並於2025年初正式服役,屆時將對台灣防衛態勢形成重大影響。台灣國安會諮詢委員、前參謀總長黃曙光研判,中國若要攻台,至少得要有三支航空母艦戰鬥群分別部署在台灣東北、東南與西南海域,到了2027年中國將具備這樣的能力。
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週一(9月25日)宣布將28個實體和個人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其中包括10家中國企業以及1名個人。這些中國實體因為違反美國國家安全利益或外交政策,因而被加入到實體清單(entity list)中。
位於台灣南部的高爾夫球代工大廠「明揚國際」上週一場惡火,釀成10死、98傷的悲劇,其中包括4名消防員殉職。根據台灣消防署統計,過去10年來,重大火警消防殉職者共計31人,消防員的權益當下成為台灣社會關注議題,也迫使角逐明年總統大位的候選人要作出表態。
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歐盟貿易專員瓦爾迪斯·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週一(9月25日)在北京清華大學的演說中表示,儘管歐盟採取一些措施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和去風險,但無意切斷與中國的關係,而中國可以做很多事來幫助降低外界的風險認知。
中國政府上月底發佈新版地圖,在南中國海標註“十段線”,似乎擴大了對爭議性海域的主權主張,繼而引發一些東南亞國家的抗議。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易卜拉欣(Anwar Ibrahim)表示,中國已保證將繼續與東南亞國家就南海有爭議的領土主張進行談判,並避免採取可能導致局勢升級的行動。
台灣國防部週日(9月24日)表示,當日晨間偵獲共軍機艦及地面部隊,於東山大埕灣區域執行演訓。這是繼日前公佈監控大埕灣附近地面部隊動態之後,首度指名監控共軍演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