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在耶路撒冷一場猶太愛國主義者遊行,演變成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間的暴力衝突。與此同時,巴勒斯坦領導人阿巴斯與教宗方濟各進行私下會晤,幾天前梵蒂岡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教宗的新外交舉動可能對以巴和平進程帶來影響。
梵蒂岡星期三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國,這只是教宗方濟各最新外交措施的一部分。最近幾個月,教宗協助美國緩和與古巴關係,鼓勵俄羅斯與西方國家對話。分析人士說,這些做法正在改變教宗在國際舞台上的角色。美國之音記者里奇韋爾的報導分析教宗越來越活躍的外交政策。
梵蒂岡星期三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國,這只是教宗方濟各最新外交措施的一部分。最近幾個月,教宗協助美國緩和與古巴關係,鼓勵俄羅斯與西方國家對話。分析人士說,這些做法正在改變教宗在國際舞台上的角色。美國之音記者里奇韋爾的報導分析教宗越來越活躍的外交政策
成百上千的敘利亞人為了躲避國內戰亂,乘船駛過地中海,前往歐洲逃難。逃難途中每一步都充滿危險。美國之音記者跟隨採訪了一批試圖逃往德國的難民。橫在眼前的是250萬平方公里的地中海。6名敘利亞人—其中4人是兄弟,另外2人是他們的朋友—為了躲避戰亂逃出國。15個小時之後,地平線上出現了兩艘船,他們是意大利海岸警備隊。
伊朗提出了一個結束也門衝突的和平計劃,但伊朗的地區對手,如沙特,並沒有對這個想法表示支持。他們指責伊朗支持胡塞反叛武裝。胡塞武裝迫使也門總統逃亡利雅得,並佔領了也門的大片地區。分析人士認為,這兩個地區大國之間的遜尼派和什葉派之爭正在加劇也門衝突。胡塞武裝奔赴南方作戰。他們把坦克開向亞丁,那里是與政府軍交戰最為激烈的戰場。
伊拉克政府軍正試圖把“伊斯蘭國”武裝分子趕出安巴爾省的廣大遜尼派地區。但是這次他們可能會缺少什葉派民兵組織的支援。伊朗支持的什葉派民兵在同“伊斯蘭國”武裝的作戰中曾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美國之音記者里奇韋爾報道說,隨著伊朗在衝突中所扮演的角色日漸角色,外界對於教派暴力和報復式襲擊深感憂慮。
國際特赦說,在阿富汗爭取婦女權利的活動人士面臨包括威脅、性騷擾和暗殺在內的很大壓力。總部設在倫敦的國際特赦在新發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阿富汗政府沒能保護當地婦女,而在塔利班下台之後所取得的人權進展岌岌可危。在喀布爾的街上,攝製組正在拍攝《謝林的法律》,這是一部旨在挑戰保守社會習俗的電視劇。
來自世界各地的幾千名代表本周齊聚日本東北部的福島,在當地出席聯合國救災會議。福島在四年前遭受了海嘯的襲擊以及隨後出現的核災。當地政府在利用這個機會展示地區重建的努力。美國之音記者里奇韋爾參加了一場參觀活動,這場活動目的在於打消輻射物質泄露後外界對當地食品安全的擔憂。
來自世界各國的代表齊聚日本,探討一個旨在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人口和經濟損失的新框架。但批評人士說,發達國家進一步規避了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所在,只有東主國表示願意出資。由180多個國家代表參與馬拉松式的討論終於在周三晚上落下帷幕,新的‘仙台減災框架’出台。
石油價格下跌影響了尼日利亞進口和分發精煉燃油的能力,全國出現汽油短缺。尼日利亞定於3月28日舉行選舉,此刻的汽油短缺可能對選情造成重大衝擊。在阿布賈,排隊等待加油的汽車長龍越來越長。嚴重的燃油短缺衝擊著全國各地的大小城鎮。那些靠車掙錢的人損失慘重。尼日利亞國內石油煉制能力滿足不了燃油需求,只能依靠進口。專家說,這使尼日利亞易受市場波動的衝擊。油價下跌重挫了尼日利亞貨幣奈拉。交易商說,政府燃油補貼沒有到位。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華盛頓警告說,如果西方放棄領土完整的原則,那麼“歐洲和平秩序”將面臨風險。德國星期三將與俄羅斯、烏克蘭以及法國在白俄羅斯舉行峰會,商討如何結束烏克蘭衝突。
倫敦 - “伊斯蘭國”激進組織2014年初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成為一股強大勢力,改變了這個地區的局勢。這個激進組織採取處決和強迫奴役等殘忍手段,使國際社會愕然,並將西方國家拉入了這場衝突。這也使敘利亞又多了一種戰火, 政府軍的襲擊繼續造成巨大傷亡。
星期日將是促成蘇聯解體的重要事件—1989年柏林牆的倒塌25周年紀念日。德國正在籌劃大型的街頭慶祝活動,但是俄羅斯卻沉默以對。面對自冷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東西方對立,這個周年紀念日引起了獨特的反響。在莫斯科薩哈羅夫中心的花園裡陳列著一片孤零零的柏林牆殘垣,對它而言,似乎在25年前柏林牆傾倒的那一刻,時間便靜止了。
難民團體說,意大利星期六停止地中海搜救行動後,成千上萬的非法移民面臨生命危險。過去一年來,代號為地中海行動(Mare Nostrum)的搜救工作援救了成千上萬名非法移民,他們從北非沿岸乘坐顛簸小船來到歐洲大陸。現在歐盟接管了搜救行動,可是批評人士說,救援行動的規模和資金都比原來小得多。
下星期,蘇格蘭民眾將投票決定,究竟是和英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一道留在聯合王國,還是分離英國而獨立。最近的民調顯示,反對獨立的陣營已經失去領先地位,雙方目前勢均力敵。
法國推遲了向俄羅斯送交兩艘先進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的交易。法國總統奧朗德星期三說,俄羅斯對烏克蘭東部的干預意味著目前不具備完成交貨的條件。中止合同可能會讓法國支付巨款。美國之音記者里奇韋爾從建造這兩艘軍艦的聖納澤爾船廠發來報導說,當地人對毀約可能造成的後果感到憤怒。
雖然美國官員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形容為美國多年來面臨的最大威脅,但奧巴馬總統排除了向伊拉克派遣地面部隊的可能。英國已經因為“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猖獗而提高了恐怖戒備級別。面對“伊斯蘭國”,西方所作出的回應措施是否足以擊敗這些激進分子?人們越來越感到懷疑。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21世紀還有意義嗎?如今,隨著北約集團東部和西部邊界陷入劍拔弩張的緊張局勢,公眾的目光再度聚焦北約組織。面對全球湧現的新威脅,這個冷戰時期成立的組織獲得了新的生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