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認為,中國青少年在“韓風”與一胎化的影響下,確實陽剛性不足,但並非女性化,支持教育部增加體育課程,以激活男學生的陽剛之氣;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共試圖創造法律來引導價值,以符合主政者的統治權力,正形塑“習近平時代中國特色性別意識”。
全球新冠疫情延燒,台灣衛福部長、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月17日在接受廣播專訪時透露,台灣原訂向德國BioNTech(BNT)洽購500萬劑疫苗,卻在簽約前夕臨時生變,疑與“政治因素”有關。
中國政府為了反制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而出台的《外商投資安全審查辦法》近日正式上路。有些人士提出,這項辦法可以是一隻“紙老虎”,也可以是一個施予重擊的武器。現任美國政府應該如何應對,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
2021年中國春運1月28日登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多個省市宣導“就地過年”,使得素有“地表最大人口遷徙”的春運,今年將不復盛況,還可能成為史上最蕭條的春運。
全球政經局勢深受中國因素影響之際,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吳介民著作《尋租中國:台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一書,獲得中研院第九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吳介民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中國正在試圖繞過西方國家掌控的全球價值鏈系統,建構中國資本可以自行掌控的價值鏈系統。美中對抗態勢短期內無法改變,中國想要挑戰成功,必須在科技上有大的突破;不過,科技發展跟學術、言論自由息息相關,而中國目前處於高度威權統治下,吳介民說:“我是悲觀的!”
中國網路掀起一股低調炫富的“C”潮流,觀察中國網絡潮流變化的學者稱其為“凡爾賽文學”。官媒新華網迅速發表評論,批評其“陷入誤區”。網路觀察家朱學恆指出,“凡爾賽文學”有點像是“末日文學”,它背後隱含了“朱門酒肉臭”的意思,但如果跟成語的下一句“路有凍死骨”接在一起,就會發現它嚴重威脅中國共產黨治權;而官方的反制也顯示中共黨機器的年輕化效率提高,官方言論控制的演化速度已經超越民間,令人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