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廣播是美國公共外交的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國際廣播體系需要改革,如何改革是國會一次聽證討論的主題。作證的人在如何改革廣播理事會結構上有不同看法。在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的聽證上,美國廣播理事會主席舍爾說,雖然美國民眾對於美國廣播理事會管理下的國際廣播機構不熟悉,但是這些機構扮演著重要角色。
美國國會眾議院民主黨領袖佩洛西一行最近走訪了中國,包括香港與西藏。他們的西藏之行尤其受到外界關注。中國媒體報導強調美國國會議員讚揚西藏在維護宗教自由等方面的進步,但是佩洛西議員星期二舉行記者會說,他們與中國官員會面時提到了達賴喇嘛等敏感議題。一位議員說不要相信中國媒體的報導。
巴黎恐怖襲擊中有槍手隨著敘利亞難民潮混入歐洲,美國一些州的州長表示,為保護美國人民的安全而反對接納敘利亞難民。對此美國總統奧巴馬批評說,拒絕接納敘利亞難民不符合美國的價值觀。奧巴馬總統星期一在土耳其的20國集團首腦會議上對於反對接納敘利難民的人說:“這是恥辱,這不符合美國文化,這不反映我們的價值觀。”
11月11號星期三是美國退伍軍人節,是向所有軍人特別是那些參加過戰鬥的軍人致敬的節日。人們以各種方式紀念這個特別的節日。經過多方努力,一名死於韓戰的美國軍人的遺骸在今天的退伍軍人節以前終於返回了家鄉。一位退伍軍人家庭得到了一份特別禮物。在賓夕法尼亞州哈里森伯格國際機場,民航客機載著韓戰軍人、陸軍下士馬丁金恩的遺骸回到家鄉。
美國國會舉行聽證討論全球宗教自由危機。美國聯邦政府下屬的宗教自由機構鑑於中國在過去一年宗教自由出現倒退,因此建議將中國繼續列為特別關注國家。
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是美國的聯邦法定節日“哥倫布日”以紀念克里斯托弗.哥倫布1492年10月12日到達美洲大陸。但它也是美國最具爭議的節日之一。人們指出,歷史上所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是說法是以歐洲為中心,實際上,北美大陸早就有了原住民。由於哥倫布以為他抵達的是印度,所以把這些原住民稱為“印第安人”。批評人士還說,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是歐洲人對美洲殖民統治的開始。